TVB翡翠台 – 十八歲後 – 《星期日檔案》

專訪播道兒童之家青年、導師及院長

TVB翡翠台星期日檔案就入住兒童之家及院舍孩子十八歲後、便要離開的社會服務議題作深入探討,訪問了播道兒童之家受助青年 – 銳明及勇明、導師及院長。3月17日的特輯,在播道兒童之家長大的銳明及勇明,以自己個案分享了18歲後要離開院舍、獨立生活的情況,及對前路的選擇。院長談及社會政策的不足、無家青年的困難,並介紹了播道兒童之家的青年家舍及支援服務,希望社會更多關注,扶助這群搖晃的楝樑。

縱然困難重重,銳明及勇明以堅毅、樂觀及積極的態度開展了第二人生。

「雖然路是難行,要自己用心,不要被其他事情拖累,我們應該趁年輕,鼓起勇氣往前衝。」

銳明


「可能很多人會關心支持你,但是這條路怎樣走,最後也是要看自己,面對前路,我會樂觀面對,不會埋怨自己的遭遇。」

勇明

他們真情的分享,標記了逆境之中的成長路。導師亦樂見他們的成長及改變。

銳明
勇明
青年家舍聚舊
導師余燕芬與銳明
院長羅美珍

對於無家或有家歸不得的青年,缺乏家庭住屋支援,徬徨無助,面對未來的路何去何從? 播道兒童之家的青年家舍及社區共住服務,除了提供廉價過渡性居所,更有導師輔導他們面對升學和就業的職涯發展、給予他們個人成長及獨立生活訓練、生師師傅配對及支援。

「現時政府其實沒有特別政策。18歲離開院舍的青年們很多學歷不高,又沒有家人支援,他們是童年缺失的一群,有些女孩很快便墜入感情陷阱,很快結婚或未婚產子,男的可能誤交損友… 他們在心路歷程上不是十八歲便是成年人,面對整個世界,我覺得要給他們時間成長,可以提供一些緩衝服務,讓他們有時間疏理… 是希望他們不要重蹈上一代覆轍。」院長羅美珍分享,語重心長。

十八

節目重溫

現時全港有112間兒童之家、5間兒童院,分別提供約900及500個宿位,讓不同家庭問題的兒童,例如家暴、家人離世或疏忽照顧,經社會福利署轉介入住。兒童院舍由多間受資助的非政府機構營辦,入住的年齡上限多數為十八歲,孩子十八歲後,便要離開院舍。

這群青年離院後,有的返回自己的原生家庭,有的要自立生活,他們怎樣面對未來的路?

記者:林可欣http://news.tvb.com/programmes/sundayreport/5c8dd478e6038321761c9163/4/十八歲後

蘋果日報 – 缺愛童學會放下 變兒家大愛男神為折翼小孩點上一盞燈 余國安

擔任證婚人、見證BB出世,人生不同階段,張玉航身邊總有「安臣哥」余國安的身影。「冇佢冇今日嘅我」。父親離世、母親放棄撫養權,13歲入住兒童之家,支離破碎的原生家庭,讓他從不奢望也沒可能「靠父幹」,阿航直言無想過一個在家舍照顧他的大哥哥,儘管收入不多,竟會願意自掏腰包,無條件支持自己到內地升讀大學。那是2003年香港全城抗疫的一年,也是阿航會考受挫前路茫茫的一年,生活不是童話,但阿航說,是16年前那一點光,照亮了他往後的人生,成就今天贏回一個完整美滿的家。

已婚但無兒女、在兒家工作了35年的安臣哥余國安,早視那裏的孩子是兒女。
兩歲半的兒子取名司宇,與「施予」同音,寓意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,是張玉航的親身體驗,也是他對兒子的寄託。

相約安臣哥在兒童之家(兒家)接受訪問,他找了早已離院長大成人的阿航同來,阿航又帶同兩歲半的兒子司宇一起現身。記者取笑安臣哥「三代同堂」,這個大半生獻身兒家、內斂慢熱的大男人,聞言笑得燦爛,司宇與「施予」同音,他說:「佢係我嘅孫,叫司宇,施比受更為有福。」自1983年入職播道兒童之家,至今逾35年,由義工到全職家舍家長,去年退休,61歲的安臣,仍視這裏為第二個家,早上在家與太太過「退休生活」,晚上就到兒家通宵工作。「夜晚當值,好處係有多啲時間同孩子傾偈」。

播道兒童之家1963年落成,有些孩子是短暫過客,有些在這裏度過中小學歲月。

孩子其實 敏感又懂事

座落沙田坳的播道兒童之家,1963年落成,共設四個家舍。未成年的孩子,因不同家庭問題留下過集體生活,有些是短暫過客,有些在這裏度過漫長的中小學人生階段。1998年經歷家庭慘變,時年13歲的阿航,就在兒家度過他的中學歲月。見盡兒家人來人往。安臣說:「離開原生家庭,嚟到全然陌生嘅環境,係有好多嘢需要適應。」他說初來埗到的阿航,也與大部份孩子一樣,沉默寡言,問十句答半句,很倔強:「一般孩子嚟到兒家,都要用四、五年時間,先可以開啟佢哋嘅心。」

可幸,安臣從來不是心急的人。「你以為孩子唔懂事,佢哋其實往往較大人更敏感,大家一齊生活,好多嘢佢哋會看在眼裏,知你關心佢,慢慢先願意表達感受」,說時仍是一貫的慢條斯理。坐在一旁的阿航笑着補充:「安臣哥係嗰種關心你,但唔會講,只會做嘅人。」舉例兒家講究紀律生活,晚上10時前就熄燈,睡在碌架床眼光光,沒手機可玩沒電視可看,看管「大仔」家舍的安臣,總會偷偷與孩子約法三章,大膽微調家規,成為大小孩子的小小秘密。

「有時就算熄咗燈,安臣哥會話自己肚餓,偷偷哋順便入廚房煮個麵畀我哋消夜;有時又會播套劇,等我哋睇完先瞓……」那些年,因「偷雞」而來的小小快樂,阿航總是記在心頭。家舍一星期可回家一次,他與部份孩子「無家可回」,安臣就用私人時間和他們四圍去,簡單如吃一個下午茶、看一場電影,都是久違的快樂。「我想讀會計,安臣哥會介紹佢啲朋友畀我認識,等我預早了解吓個行業」。18歲,不少在父母外傭呵護下成長的孩子,還在為選科煩惱,會考放榜的阿航,成年禮是煩惱屆法定年齡,離開兒家後的居住問題。

「阿航一直比其他同齡孩子成熟,中三時已清楚知道想做乜嘢工作,佢其他成績其實都好好,只係英文一科唔合格,既然想繼續讀書,佢肯努力,我當然盡量支持。」安臣說。那一個早上,阿航說一世都記得:「嗰日同安臣哥食早餐,提起想去內地讀預備班升大學,讀到上去嘅機會大啲,又可以住宿舍……點知佢同我講:『你真係想去就去啦,我資助你。』知佢好好,但冇諗過會好到呢個程度,好感動。」安臣甚至陪阿航到中山考入學試,又不時北上探望他,鼓勵他為理想馳騁。

約訪安臣哥,他找阿航來,阿航又帶兒子來,「三代同堂」。

見證幸福 辛苦也值得

「我都唔係幫到佢好多,主要都係生活費,阿航好乖,長假回港都會去做兼職,自己賺點生活費……」中港兩地走、一邊工作一邊讀書,來自破碎家庭的孩子,總是比較世故,自知機會得來不易,拼搏的阿航越讀越好,2010年在中山大學會計系以優異成績畢業,隨即受聘於一間大企業任財務經理,並回流香港工作。「最開心係睇到佢嘅成長,不單止做到想做嘅工作,仲建立到自己嘅家庭,做埋爸爸」,任證婚人、見證BB出世,安臣直言,看到阿航成材很安慰,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。

阿航離開兒家又主動回去做義工,幫手推廣助養計劃。受訪者提供圖片

一步一腳印 能幫就幫

「現在生日都會一齊慶祝,就似一家人。」那些年安臣支持阿航升學,長大後的阿航,就帶他和太太到處旅行,之前兒家開放日,阿航主動「回家」做義工,又協助推廣助養計劃,傾力回饋陪伴他成長的地方。回顧逾30年的兒家工作,安臣直言有苦有樂。「當年入職僅25歲,冇經驗遇到好多挫折,全天候照顧係好困難,同之前做義工好唔同,返工第二日已想走,要講愛心又要講管教,好矛盾,個平衡點,其實到今日仲搵緊」。鬧多啲定錫多啲?即使不是親生骨肉,卻已如血脈相連的父母,永遠是一場交戰。

何況這裏住的,都是來自五湖四海、生命起點有缺憾的孩子,被遺棄、曾受虐,父母患病甚至死亡,有人透過破壞去爭取,有人透過服從去取悅,也有小小人兒,選擇勇敢走出自己的路,不怕輸在起跑線,小小家舍,濃縮了千百種複雜的人生,儘管安臣說得輕描淡寫,但他直言由困擾、自我質疑,到調節心情再出發,一步一腳印:「有成長當然開心,但好多孩子也有佢哋嘅限制和困難,未必想幫就可以幫到。」

只是,他仍樂觀,相信種子理論:「每個人面對自己的生活,呢一刻學到,可能將來有一日明白,就有改變。」就如阿航:「有次喺巴士唔見咗個銀包,阿航隔咗幾日送咗份禮物畀我,唔係因為個新銀包,而係見到阿航嘅改變,佢睇到人嘅需要,學習到如何回應別人嘅需要。」只因曾幾何時,不懂表達自己,總用否定和負面情緒回應別人,也是安臣的寫照。

兒時家境清貧,一家十口窩居戰前舊樓尾房,生活困苦。「我排第六,共有八兄弟姊妹,爸爸喺我出世後冇幾耐已去咗行船,好耐先回家一次」。安臣說,父親給他的印象是個陌生客人,為着生計,媽媽要到工廠當女工,還要照顧多個孩子,加上當時爸爸沉迷賭博,令她百上加斤。他直言,兄弟姊妹一直在媽媽操控式的管教下成長,離不開打鬧。安臣自小缺乏父愛,也感受不到母愛,只覺得恐懼,與家人關係疏離,不喜歡表達感受,總覺得會被拒絕。

兒家為6至18歲兒童提供集體住宿。

退休後 仍然留守兒家

「所以由細到大我都好努力建立自己,用做得好去俾人欣賞」。只是,證明自己的過程很攰,甚至是「唔知攰」。「有啲朋友覺得我好恐怖,不斷做,做嘅過程,其實從冇釋放過自己」。安臣說,院舍的孩子,讓他看到昔日的自己。「媽媽以前用咗錯嘅管教方式,但長大後人生經歷多咗,漸漸能體諒佢……」接受生命中的種種限制,學習放下而不是放棄,學習調節自己,和孩子一同成長。

「每個人需要不一樣,佢哋亦有權選擇接唔接受……兒家近年接收咗好多有特殊需要嘅孩子,好細個開始已需要長期服藥,挑戰越嚟越大」。付出的心機與眼淚,有些如阿航得出美好結果,有些不能盡言,各有一片天空,安臣說:「有時佢哋放學打電話畀我,問我食唔食腸粉,或者離開後不時返嚟探我,已經好心甜。」退休後仍留守兒家的安臣如是說。

記者:呂麗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攝影︰ 謝榮耀 《蘋果日報》
https://hk.news.appledaily.com/local/daily/article/20190228/20622231

蘋果日報 – 不能靠父幹又如何?非常安臣哥沒血緣的愛

任證婚人、見證BB出世,人生不同階段,張玉航身邊總有「安臣哥」余國安的身影。「無佢無今日嘅我。」父親離世、母親放棄撫養權,13歲入住兒童之家,支離破碎的家,讓他從不奢望也沒可能「靠父幹」,阿航直言無想過一個在家舍照顧他的大哥哥,儘管收入不多,竟會願意自掏腰包,無條件支持自己到內地升讀大學。那是2003年香港全城抗疫的一年,也是阿航會考受挫前路茫茫的一年,生活不是童話,但阿航說,是16年前那一點光,照亮了他往後的人生,成就今天贏回人生一個完整美滿的家。

謝榮耀攝
約訪余國安,他找阿航同來,而阿航又和兒子同來,記者取笑他三代同堂,這個大半生獻身兒家內斂慢熱的大男人,笑得燦爛。謝榮耀攝
已婚但沒兒女,在兒家工作了35年的余國安,早視這裏的孩子是兒女,能見證孩子走出破碎家庭陰霾,建立自己的家,是最快樂的事。謝榮耀攝
由義工到全職家舍家長,去年退休的安臣,仍視這裏為第二個家,有一櫃孩子送給他的心意卡,儼如這裏的另類男神。謝榮耀攝
2歲半的兒子取名司宇,與「施予」同音,寓意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,是張玉航(左)的親身體驗,也是他對兒子的寄託。謝榮耀攝
家舍的孩子都得學習做家務,輪流買餸煮食,那一碗熄燈後的熱麵,是安臣與孩子「不能說的秘密」,也是那些年溫暖的集體回憶。謝榮耀攝
問阿航有甚麼想和安臣說?內斂的他一面靦腆,好不容易低聲說:「多謝你。」濃得化不開的父子情,大概只能意會,不能言傳。謝榮耀攝
兒家為4至18歲兒童提供集體住宿,今日18歲的年輕人,不少仍稚氣未除,阿航的成年禮卻是煩惱着屆滿法定年齡,離開兒家後的居住問題。謝榮耀攝
預早的生涯規劃,在兒家尤其重要,孩子18歲成年便得「離家」,若升大學順理成章住進宿舍;如外出工作,則往往只能入住劏房。謝榮耀攝
這裏住的,都是生命起點天殘地缺的孩子,被遺棄、曾經受虐,父母患病甚至死亡,小小家舍,濃縮了千百種複雜的人生。謝榮耀攝
坐落沙田坳的播道兒童之家,1963年落成,共設4個家舍,有些孩子是短暫過客,有些在這裏度過中小學。謝榮耀攝
生活儘管不是童話,但阿航說,是16年前那一點光,照亮了他往後的人生,對安臣哥,他說「無佢無今日嘅我。」謝榮耀攝
任證婚人、見證BB出世,安臣直言,看到阿航找到穩定工作建立美滿家庭,老懷安慰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美滿的三口之家得來不易,阿航說自從做了爸爸,感覺責任更重大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安臣太太與阿航太太關係親密,離開兒家後兩家人不時相約食飯旅行,感情要好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
記者: 呂麗嬋  《蘋果日報》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local/20190227/MOQNPAT3KF6VB6SCXUXW6TUSLU/

基督教今日報 – 孩子們用「大叫、自殺」來抗衡 他用愛與時間在34年「養育」120個孩子

從小缺乏父母的愛,上帝的愛翻轉他,將人生最精華的歲月,奉獻給破碎家庭的孩子。

余國安擔任「播道兒童之家」宿舍家長,從6歲到18歲,都是他的「小孩」,34年來看顧超過120個孩子。(照片提供/余國安)

余國安,是「播道兒童之家」男孩們最愛的「安臣哥」,身為宿舍家長的他,34年來守護一個又一個、從6歲到18歲不同狀況的孩子,已逾120位。從吃飽穿暖、課業成績到情緒問題,比奶爸管得還多。

缺乏親情關愛,從小自卑封閉

余國安的父親從事航海工作,一出海就幾個月,他從小對父親的印象只是「過客」,母親為維持生計早出晚歸,更把負面情緒發洩在他身上。家庭關係疏離,缺乏父母的愛,余國安變得封閉不愛表達,從小到大都感覺被人拒絕,自卑又自憐。

「工作及教會事奉,我盡力爭取表現,期待被人稱讚,而感受到被接納。」余國安說。直到十多年前,他被醫治釋放並領受到,「無論做多少事情,上帝也愛我!」余國安從此懂得欣賞自己,看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,可以感受到被神及別人接納。「我教導孩子們,是不需要表現突出才會得到別人的愛。」余國安說。

余國安常常為孩子們煮飯,讓孩子感到溫馨。(照片提供/余國安)

「我想在一個有基督教背景的兒童院舍機構裡面服事祢」,余國安向神禱告,神也成就他的心願。他順利應徵上「播道兒童之家」的宿舍家長,這裡專門為香港有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院護服務,當時余國安26歲,從此進入上帝賦予他的命定。

從孩子的身上,看到自己的影子

因著自己的成長經歷,余國安能看到孩子們心靈的傷害。「在破碎家庭中長大,背負許多失望、悲傷、被遺棄的創傷而到這裡。」因此明白他們為什麼充滿敵意、對人不信任、沒安全感、甚至彼此爭執、衝突…。余國安是家庭宿舍的家長,不能寬容了事,必須遵守家規,不習慣的孩子吵著要離開,「甚至用大叫、自殺來對抗我。」余國安只能用愛與時間,與這群叛逆孩子搏感情。

余國安回憶,一個名叫「亞航」的孩子,13歲時來到這裡,剛開始默不出聲,表現倔強,拒絕別人的幫助。余國安持續關懷,主動和他聊天,逐漸打開他封閉的心,兩人關係愈來愈好。「亞航」後來到廣東中山就讀大學離開院舍,余國安還去探望他。亞航畢業回來香港,有自己的家庭還會固定約余國安吃飯,也常回來院舍當義工。

在兒童之家當家長,余國安一做就是34年,帶過120位男孩子,有些只和他相處幾個月,有些一住就是好幾年,感情相當深厚。他不只為孩子們煮美味飯菜,更以聖經的價值觀教導為人處事。「最大的工作滿足感莫過於孩子信主。」余國安說。

34年來數不清的床邊禱告,不論學習或人際關係問題,孩子們都願意和他分享,余國安也帶著孩子們一起禱告交託。「他們就如綿羊般單純相信禱告,也為禱告後得到回應而感恩。」

余國安與院舍的孩子「亞航」。亞航當天回來當義工。(照片提供/余國安)

120位男孩,將父親的愛存記在心

26歲就來到這裡的余國安,幾十年堅守服事崗位,已到60歲退休的年齡。「播道兒童之家」的孩子,在余國安的退休紀念冊上,寫下他們心裡的話:

「你照顧我就像我的爸爸一樣,甚至可以說比我的爸爸還要好。」

「你對我的包容,在外面甚至我的家人也無法做得到。我十分欣賞你,成為我的榜樣。你也教導我什麼是『敬業』,為這份工作付出好多心力和愛。」

天真爛漫的男孩們,每喊一聲「安臣哥哥」,每次的「謝謝、晚安」,讓余國安這個家舍家長,可以34年充滿熱情、不離不棄、傾心傾意地付出愛。「關顧是上帝給我的恩賜和託付,在兒童之家工作多年我感受到,這裡不但是照顧孩子生活的居所,也是上帝醫治心靈的地方。」

凡管教的事,當時不覺得快樂,反覺得愁苦,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,就是義。-希伯來書12:11 

記者: 鄧敏如   《基督教今日報》
https://cdn-news.org/news/16679

香港經濟日報 – 放棄投行百萬年薪 全職爸爸重塑子女關係

有哪幾位男士肯放棄事業,做全職爸爸?特別是年薪逾百萬,在社會享有良好政經地位的優職?

 陳秋源毅然放棄投行百萬年薪厚職當全職爸爸,花了 1 年時間,重建與子女關係。「問他們,我去搵工好嗎?他們說不好!」終有一天子女會獨立,可讓他重新「搵工」:「我知道他們不再需要我時,我希望已經建立到良好的關係,拉長自己對他們的影響力。」(黃建輝攝)

已當全職爸爸1年多的陳秋源,本身是美資證券機構執行董事,跟任職醫生的太太育有一對分別12歲和9歲的子女。夫婦倆一直忙於工作,直到發現真正疏忽兒子,令他出現行為問題,權衡輕重後,陳秋源毅然放棄高薪厚職當全職爸爸:「我知道時間無多,當他踏入青春期,想補救也不行。」

身為金融人,陳秋源會用時間值去看事物:「我要在時間值消失前行動,即兒子13歲左右,我跟太太是溫水煮蛙,繼續下去,已經不能再影響兒子。」

由陳秋源放棄在投行高薪厚職,主力管教子女,先想到的該是他早已「賺夠」退休。46歲的他不諱言,在投資銀行工作的,總覺得「擠牛奶可以擠多久便多久」,屬難抗拒的工作:「太近錢的行業,總令人貪心……」當然,無人會覺得,該賺到哪一個數目的錢便可放手。猶幸兒子的關係,令他醒悟家庭的重要性。

衡量父親的價

兒子五年級時,因為學業問題出現不少負面情緒,直至陳秋源醒覺他開始有行為問題,終令身為父親的他從工作抽身,全心全意與兒子同行。「我跟太太的工作,可以負擔得起其中一方全職照顧子女,若二人同時做雙職父母,只為多賺一些錢罷了,根本對孩子不公平。」他開始想自己的價值,計算也相當清晰:「我是一個Value Investor,究竟陳秋源的價值在哪裏?對公司,我有價值,也不過是一粒螺絲……對家庭的貢獻,是那份人工,如果無人工,將錢變成花在小朋友身上的時間,我覺得自己的貢獻更大。」

問他可覺得兒子11歲才識想是否遲了一點,他承認:「要let go不易……不過,幾錯都好,肯做好永遠不遲。錯過甚麼?那是令他們從小養成好習慣的機會。」昔日每晚跟太太總是7時後才回家,細微如不能先建立子女做好功課才遊戲的習慣,也叫他懊惱。「你想改變他們?很難。我在家一年多,也改變不了。」

錯過的,還有孩子的細碎片段:每天帶孩子上校巴接放學,也叫大男人感動。「那真是錢買不到。他們一落校巴見到我的笑容,不斷講瑣碎事,那是無價寶,是幾百萬也買不到……以前每天6時已經回到公司,朝早見不到孩子;每晚回家7時多,他們未做功課,也只得鞭策他們做好……那不是有質素的親子時間,關係一定不好。現在?我不用開聲,只要坐着做『紙板人』已經足夠,他們已經有無形的壓力。」

恩人與飢餓

陳秋源因父母離異,5至6歲的階段曾短暫住在播道兒童之家,跟父母的親暱舉動,甚或他重視那培養習慣的家長管教,也是由兒家而來,他不認為是遺憾,反覺是好事:「易子而教,不是更好嗎?那不是一件負面的事。」當然,他亦自覺彌補童年遺憾:「整個砌圖,失去了那一塊(完整家庭),現在由自己去砌好,我很幸運。」

幼兒記憶滿載對兒家感激之情,當時照顧他的「倩姐姐」–訪問時掛在口邊是「恩人」:「離開兒家時,她知道我鍾意《叮噹》,居然訂了一年的漫畫送給我……現在年紀大了回看她的舉動,更覺得她很有heart。坦白說,當時這裏的人工一定不高,如果每位小朋友離開都送紀念品,便不得了。因為她真的不捨得小朋友,很錫小朋友!我很想找回她,跟她吃一頓飯。」在兒家的規律生活,令他獨立。離開兒家後再由爸爸的朋友「阿姑」照顧,直至17歲前遠赴澳洲跟媽媽生活。

沒有才懂爭取

全職爸爸,不代表閒賦在家,亦不需要做家務,平常花更多時間閱讀進修。「平時我外出,不揸車一定舉手搭的士……子女見多了你這些身體語言不是好事。我現在搭多了巴士,反而從這些細節,知道不是任何東西也很易得來,識知慳識儉。」這代孩子太幸福,太易有物質生活便不懂珍惜:「無,我們才懂爭取,才懂主動學習,會獨立得多。現在的孩子是沒有這種求生技能……給人欺負都是學習的機會。」

他多次強調,人要有hungry感覺才有動力做好每一件事。「無奈的是,我很難製造一個環境令他們學識獨立。生活,對他們來說太容易。」昔日孩子想去哪裏滑雪也盡量滿足,今日他會想子女「貼地」生活:「我有擔心,他們將來無現在的生活質素。」

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,是陳秋源在訪問內強調的價值,童年癲沛生活,他視為磨練。「凡事要用正面去看。以前的經驗更令我珍惜家庭、珍惜子女……沒有受傷害,對我是磨練。每事happens for a reason,更令我變成better person。」兒童之家對孩子施下的恩,那是因,令不少孩子長大後回饋,包括陳秋源,除了捐獻,他身體力行在社會貢獻,也是兒家結的果。

現在與兒子無所不談,就算不愛足球,他仍樂意聽兒子講波經,覺得是一件快樂的事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 陳秋源說:「Chains of habit are too light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heavy to be broken,建立習慣一定要從初小開始。」他後悔未有好好親自培養子女良好習慣,全職爸爸惟有更花時間、耐性慢慢去做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撰文:  羅惠儀 經濟日報記者
https://paper.hket.com/article/1551423/

蘋果日報 – 守護悲歡兒家 這個院長不太冷

小小兒童之家,住的都是悲傷的孩子,羅美珍這個當年最年輕的院長,不再年輕,她說陪伴孩子走人生艱難的小段路,至少不孤單。 謝榮耀攝

60週年大重聚,上月中,逾300昔日院友,又回到播道兒童之家。「遠至美加英國都有,第一代喺兒家住嘅孩子,年紀最大嘅已66歲」。院長羅美珍感歎。20年過去,這個當年最年輕的院長,已不再年輕。在兒家,她老早榮升嫲嫲;又以媽媽身份,為即將出嫁的兒家女兒「上頭」,見證失去父母的孩子長大成人,找到自己的第二人生。「可以陪佢哋走上小段路就好」。小小院舍,載滿悲歡離合,人生再艱難,她說能夠同行,至少不再孤單。

「一梳梳到尾、二梳白髮齊眉,三梳兒孫滿地……」一對兒女還是「小學雞」,羅美珍已「嫁女」,榮升外母。借出毗連的院長宿舍,讓長大了的孩子出閣,沒血緣關係的一家人,在大喜日子,都成了淚人。「一埋位已爆喊,喊到對眼腫晒」。都是開心的眼淚。婚後已為人母的家儀,這天回到娘家,坐在熟悉的七彩小操場,說着,又紅了眼晴。只因,曾幾何時,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遙不可及。

「我冇見過親生爸爸,對上一次見到媽咪,已係廿幾年前」。那是簽署放棄撫養權的午後,時年9歲的她,印象深刻。由小四至中五,離開原生家庭,在這裏,她學懂打理家務、學懂站在台上唱歌,更學懂追尋自己的幸福人生。「有次跟羅姑娘出去表演,佢教我彈琴,我同佢講少女心事」。渴望被愛,小妮子謂,同學都不知她的家庭背景,唯有這裏,她最自在,認識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,17歲離開,結婚生子。

「6個姐妹,返到嚟,成晚喺度傾往事」。偷出宿舍買零食、遇上喜歡的人,那8年,有喜有悲。除了這個娘家,最親的,是86歲的舅公,老人家記掛身後事,心願葬在婆婆毗鄰,親母是灰位持有人,數月前家儀登報尋人,透過面書相認。「佢話想維持現狀,見一面都唔想」家儀淡然的說。沒有再見,已是陌路人,唯一遺憾,是讓一直沒離棄她的舅公,在人生即將走到盡頭時,心願未了。

生活不是童話,這裏的孩子,大抵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傷心過去。羅美珍謂,在兒家長大的孩子都很早熟,習慣沉默,努力取悅,只因總在擔心,別人不喜歡自己。「我成日同佢哋講,盡力去做未必一定改變到,但唔做肯定會更差」。沒法贏在起跑線,就算跌跌撞撞,至少要盡最大努力,走到終點,這是羅美珍的信念。

六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,爸爸是漁民,小時候住木屋,貧苦但快樂,讓她相信愛確可勝萬金。「生活不富裕,但好感恩,爸爸好痛鍚我,可能因為咁,就算見到幾多唔開心嘅嘢,我對人嘅睇法,始終比較正面」。97年入職兒家,時年30,最年輕的院長。大學讀社工,做過1年多教師,她自言是理想主義者,總想影響別人,帶來改變。「職位要求至少5年行政經驗,我根本唔符合條件」。

膽粗粗一試,那想到三輪面試過關斬將獲取錄,一做19年。「嗰時好怯,最記得第一日返工着晒套裝,輸人不輸陣」。她大笑。上一任院長一早離職,這個初哥院長,只能摸着石頭,邊學邊做,代表兒家出席社署會議,處理勞工保險,問題排山倒海。但初生之犢,勝在夠勇,接手後力推相對寬鬆的管理模式,有人叫好,阻力自也不少。努力在團體紀律與個人需要之間,尋求平衡,她花了3年。

改變無疑費力,要開拓新局,則需要膽色。兒家受社署監管,規定院友只能住到18歲,有孩子為了外出租房被迫輟學打工、有孩子快快嫁人只望有落腳處,羅美珍看在眼裏,很痛心。「佢哋返嚟同我講,生活好困難,喺深水埗大角咀租劏房,撞番晒好多以前嘅院友」。她服務的只是中小型的教會機構,勤力申請基金,4年前終落實擴建,用盡兒家原址的地積比,加建5層高新大樓,為「被離開」的孩子提供過渡性的輔導及住宿安排。

「我成日同佢哋講,機會只會留俾有準備嘅人,如果你嘅成績根本唔好,人哋想資助你讀上去都冇用」。有成績優異的女孩,為了男友輟學早早嫁人,還有「但求有飯食對人生毫無憧憬」的小孩,都叫她感慨萬千。「有孩子問,我已經每晚祈禱,點解媽媽仍有毒癮?」坦率的她直言,有時就連她這個院長亦啞口無言,面對難過的孩子,安慰的說話不管用,就抱抱他。「可以陪佢哋走上小段路就好」。人生再艱難,在一起,就有力量,至少,不會那麼孤單,面對悲歡離合,仍未看化的羅美珍說。

婚後已為人母的家儀(左),這天回到娘家,坐在熟悉的七彩小操場,說着,又紅了眼晴。曾幾何時,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遙不可及。 謝榮耀攝
這天,羅美珍以媽媽身份,在兒童之家為即將出嫁的家儀「上頭」。兩個沒血緣關係的人,哭成淚人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羅美珍身處的,正是5層樓高的新大樓,四出奔走籌款,推自負盈虧過渡計劃,助離開兒家的孩子獨立生活,找自己的第二人生。 謝榮耀攝
這裏的孩子,都有不堪回首的傷心過去。由小四至中五,離開原生家庭,在兒家成長,家儀直言,以前的自己「收收埋埋」,並不快樂。 謝榮耀攝
兒家嫁女,院長羅美珍盛裝出席婚宴,看到孩子長大成人,找到幸福,這個感性院長哭過不停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長年住在兒家毗連的宿舍,一對仔女與兒家的孩子是鄰居。這天,兩個小小人兒(圓圈)是家儀姐姐的花仔花女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借出毗連的院長宿舍,讓長大了的孩子出閣,誰說沒有家?羅美珍說,這裏就是他們的家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60週年大重聚,逾300昔日院友回到播道兒童之家,第一代兒家孩子,年紀最大的66歲,已是別人的爺爺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
記者:呂麗嬋  《蘋果日報》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local/20161203/WGPVKBJ7WS6NZJSPCAWYSHRECI/

蘋果日報 – 第二人生助跑計劃 助院童18歲後獨立生活

5、60 年代生活困苦,棄嬰問題嚴重,播道兒童之家61年獲政府撥地在黃大仙興建獨立校舍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
年輕母親將初生骨肉暫放在圖書館,爆出棄養風波,令人感歎,早於5、60 年代,社會貧窮,加上重男輕女觀念,棄嬰問題嚴重,1956年由西教士申路德創立的「播道兒童之家」,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成立,61年獲政府撥地在黃大仙興建獨立校舍,收容未成年的孤兒。院長羅美珍表示,不同年代都有破碎家庭,父母意外雙亡、不負責任的年輕父母誕下孩子卻不想要,近5年更發現,不少孩子的家長也有濫藥習慣,連帶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院童,亦有上升趨勢,兒家需設特別家舍由專人照顧,挑戰極大。

除了院童背景更複雜,18歲便得離院的規定,在劏房租金日升下,亦衍生各種問題。為助院童18歲搬離院舍可適應獨立生活,羅美珍表示,兒家新近就推出「第二人生助跑計劃」,以自負盈虧方式運作,設最長2年的過渡性宿位,並提供就業及理財輔導,助其獨立生活。「時代唔同,以前18歲好大個,中學畢業已不錯,今時今日,18歲可能仍然係孩子,宿位亦需付租金,不過會較出面劏房平」。首階段宿位只有18個,她呼籲良心業主可考慮廉租單位以助擴大計劃,讓更多有需要的年輕人受惠。

1956年成立的播道兒童之家,由西教士申路德創立,當年的宣傳士離開別井到亞洲傳教扶貧,收容孤兒。(被訪者提供相片)

記者:呂麗嬋 《蘋果日報》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local/20161203/TZHYDVK7HOCEUFXDUNIUVLAOJE/

蘋果日報 – 昔日院童變今日家舍爸爸:冰山好厚要慢慢溶

成功需父幹? 偉倫的故事,沒有奇蹟,卻有無盡的愛! 昔日院童變今日家舍爸爸:冰山好厚 要慢慢溶

網絡世界愛揶揄別人「成功需父幹」,不過對於在兒童之家長大的偉倫來說,卻只能靠自己苦幹。可幸單打獨鬥卻不孤單,那一碗寂靜晚上的腐竹白果糖水,事隔多年仍然香甜。「以前住喺呢度,Onson哥係家長,依家到自己做埋家長,感覺好奇妙」。他口中的Onson哥,正是在兒家工作了33年的家舍爸爸余國安,由昔日院童到成為同事,輸在起跑線卻沒輸掉整個人生,偉倫的故事,沒有奇蹟,卻有無盡的愛。

「好難將冰山一下子劈開,要慢慢溶,因為啲冰好厚,劈唔開」。父母離世,年老嫲嫲無力照顧,偉倫的故事,在兒家,很尋常。轉校讀中一、獲社署安排入住兒家,5年的中學生活,都在這裏渡過。「頭一年,真係唔出聲」。時年12,是但求其你話事。「試過帶佢出去食食車仔麵,佢話唔識揀」。Onson哥話當年,坐在一旁的偉倫,忙不及搶白:「由細到大習慣冇得揀吓嘛」。「其實,佢唔係真係咁隨和囉」。儼如歡喜冤家的「兩父子」相視大笑。

那是1991年,轉校,住進院舍,過六時起床九時熄燈的紀律生活,那座冰山,因為一碗糖水,溶化了一角。「佢同羅姑娘(院長羅美珍)唔同,唔係特別多嘢講,外表好cool,但會用嘢食浮虜你」。週日,勉強有家可歸的院童都回家,偉倫記得,愛下廚的Onson哥總會煲糖水請大家食。「佢會做好多額外嘅嘢,我最記得,嚟咗呢度幾個月,攞咗個咩好學生獎,有通告俾佢簽名,以為係例行公事,點知佢執到正嚟睇」。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點點滴滴,十幾年過去,總在心頭。

坐在一旁的Onson哥沒出聲,聞言是看得出的冧。在這裏33年,離開了又回來,這個柔情鐵漢說,兒家的孩子來了又走,但他早已視這裏是他的第二家。「係我叫偉倫返嚟幫手,喺呢度長大嘅大哥哥返嚟照顧佢哋,就好似看到自己嘅未來」。希望之火,大扺是絕望孩子的一點光。外冷內熱的Onson哥說,孩子來了又走,他相信每個人都可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。「成長步伐每個人都唔同,一定要有耐心」。慢慢溶化了的冰山,山後原來風光如畫,活出第二人生的偉倫看到了,其他人又如何?

記者:呂麗嬋 蘋果日報》https://hk.appledaily.com/local/20161203/PSUV2QQCWM66OZMSEXIZ5PNLN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