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捐贈利是,助養兒童院護受助孩子,蛇年送上祝福,燃亮希望。
靈蛇躍動,大吉大利,「利是助養」計劃讓孤兒及來自破碎、困難家庭並入住播道兒童之家的孩子,得以改善教育及生活質素,扶助他們躍動成長。


請立即按以 下連結捐贈
月捐「助養」計劃
每日祗需HK$3.3,您便可以幫助受困苦孩子
請捐款成為助養人助養孩子,每名孩子每月HK$100起,最少一年,可助養多於一名。
(歡迎助養人按能力,捐助支持多位孩子)
靈蛇躍動,大吉大利,「利是助養」計劃讓孤兒及來自破碎、困難家庭並入住播道兒童之家的孩子,得以改善教育及生活質素,扶助他們躍動成長。
請捐款成為助養人助養孩子,每名孩子每月HK$100起,最少一年,可助養多於一名。
(歡迎助養人按能力,捐助支持多位孩子)
舊宿生Icy分享: 「其實一個18歲的年青人,在沒有家人支援,前路一片迷茫下,有人幫忙扶你一把是十分重要的。」缺乏家庭支援的青少年,因著原生家庭的種種問題,「成年」等同被迫自立生活,要立即面對無家困局,加上沒有經濟能力,又要面對升學和就業的取向,必然感到徬徨無助。「第二人生助跑計劃」設立超過十年,幫助過無數青年過渡自立生活,裝備自己,在逆境中衝破萬難並成功向上流,計劃以「安居、知識、職展、連結、盼望、同行、資助」等元素扶助起跑,導師還透過輔導關懷,持續關顧新舊宿生。
在這個節奏快、高壓的香港社會中,這個地方帶來了愛的活泉源、堅定的支持和無盡的鼓勵,燃亮著他們未來的希望。
低廉住宿 起步援助 – 浩文
作為初出芧蘆的大專生,經濟是很缺乏的,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學費等都需要獨自承擔,對我造成了很大壓力。入住青年家舍,解決了要支付昂貴租金 (七千元也只能住劏房) 的困境,只須要每月二千多元便能支付宿舍開支,包括燈油火蠟等雜費;更感動的是還有不同的學生津貼、住宿津貼等援助,正適切我的需要。
職展輔導 進修培訓 – Laura
宿舍提供一個交通方便及安穩的環境,讓我穩定現在,思想未來,我不用住在品流複雜的地方。宿舍提供人生輔導和職涯規劃,成為青年逆流而上的助力,推動我勇敢追夢,成為註冊護士。
找到自己的路 – Kyle
ECH導師介紹了一份工作給我,我在工作中也找到了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。在青年家舍居往,不單學到如何和其他青年相處,更可以儲到錢。
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– Gary
這裡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,導師教我如何見工和找工作,更透過儲蓄計劃幫助我們養成儲蓄習慣;教我如何認識自己,如何面對壓力;又教我如何製作甜品和化妝;我更認識到我的好兄弟、好朋友,我的同房Victor。
找到家的溫暖和愛 – Lynn
在這裡居住的兩年,最大的得著就是學懂如何和一群跟自己年齡相近的年輕人相處;在新大樓住的女孩佔比較多數,6個房間共住了12個女孩,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一同做菜和彼此鼓勵,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到「一種家人」的感覺,是原生家庭不能給我的。
過渡難過的階段 – Icy
這裡真的給我家的感覺! 當年因沒有家人的支援、感到迷惘和驚慌,情緒負面,ECH讓我過渡了人生一個很難過的階段。我得著很多支援,還學懂煮飯和照顧自己呢。入住及離開後這十年間,導師仍不斷幫助我,鼓勵我參加不同的興趣班,陪伴、聆聽和輔導我的心靈。所以我轉職在NGO服務,希望以自身經歷幫助小朋友,立志以生命影響生命。
每月祗須港幣二千多元,為市值租金少於一半,詳情可向本機構查詢
基本2年(視乎需要及情況個別申請延長居住)
https://www.ech.org.hk/服務/青少年家舍服務/
https://www.ech.org.hk/服務/弱勢青年職向及個人發展綜合服務/
https://www.ech.org.hk/故事/青少年/
查詢請電本機構 2323 8224,內線232/242。
https://www.ech.org.hk/聯絡我們/
曾有家舍青年提問:自己是為了生存,還是生活? 人生會有不同的追求,但當每天仍為三餐溫飽、穩定居所而煩惱,亦欠缺支援,人便會感到乏力,變得停滯不前、原地踏步。受助青年冰冰(化名) 衝破了「生命的底層」,站穩過渡。
家舍青年背著成長的創傷、缺乏家庭支持,小小年紀便要成長獨立,既要繼續學業、又要兼顧工作賺取生活費,他們未能穩妥地滿足基本需要,他們實在難以建立安全感和自尊感,繼而影響他們對社交、追求進步的動力。根據*馬斯洛的「需求層次理論」^,他們會停留在「生命的底層」。冰冰(化名)亦是其中一位。
冰冰來自單親家庭,家庭經濟十分困難,要生活的同時,亦要繳交基礎文憑學費。當他向母親尋求幫忙時,遭受到母親的白眼及一些難聽的說話,冰冰氣憤母親毫不關心自己,又覺得自己沒有用、沒有價值,幸好有社工轉介他入住播道兒童之家青年宿舍,申請援助起步基金,幫助冰冰面對困難情況,站穩過渡。
冰冰入宿初期情緒經常起伏不定,加上他學習跟不上課程進度,也成為他的壓力。經過家舍導師輔導與傾談後,冰冰決定轉為全職工作,導師安排實習工作給他,在工作中冰冰表現良好,也用心學習。實習工作讓他有穩定收入、減輕經濟負擔,可以應付生活基本需要,在適應了工作節奏後,心情也漸漸穩定下來。該計劃幫助及滿足她的安全需求,而不僅僅是生理需求。
冰冰從工作崗位中找到對沖咖啡的興趣,計劃成為咖啡師。有了明確的目標後,冰冰比起當初入宿時積極主動了不少,他正在努力學習不同沖咖啡的知識,努力往上流而不是只停留在「生命的底層」(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了解青年的狀況及需要^)。
ECH導師鼓勵家舍青年加力走出困局,讓我們服務介入,同行給力,一起衝破「生命的底層」。
^資料來源: https://daotw.com/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/
*註釋: 馬斯洛(美國心理學家)的「需求層次理論」- Maslow’s Hierarchy of Needs 根據「需求層次理論」,人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,分五個層次,由低級的需要開始,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