播道兒童之家院護的工作,走過不同年代,在「恩典號列車」上,載著孩子走過奇妙的生命旅程。已離任多年並移居海外的陳文耀前院長(文耀哥),月前難得回院聚舊,新舊同事在同一個「家」,不同的時空,數算著載滿的恩典。時空穿梭回到八十年代,這位前院長,因著基督的愛,為孩子需要著急,謙卑服侍。籌募申請購買新院巴 – 孩子稱它為「奶白旋風車」,背後傳承著愛的故事。
陳文耀和哥哥在1956年是第一對入住播道兒童之家的孩子,是創辦人申亞姨培育成長的第一代院友,1982年在美國社工系畢業,返回ECH任職院長15年,其後在加拿大從事宣教及輔導的工作。文耀哥心繫「兒家」,他和太太Annie的到訪,彷佛遠洋吹來一陣暖風,讓愛凝聚,同頌主恩。
「奶白旋風車」信心供應
八十年代播道兒童之家全院60位小朋友之中,50位在12歲以下,分別就讀7間小學和2間幼稚園,用了9年的一輛7座位小巴每天來回共十多次接送孩子上不同學校及回院,真的不敷應用。因此35年前,ECH要籌募港幣25萬,買一輛16座小巴,當籌得港幣10萬時,ECH已憑信心先付上訂金,祈禱等候神的供應。同工上下也參與捐助,文耀哥讓孩子也捐出零用錢,反應熱烈。祗是數月的時間,教友奉獻支持,眾人關顧,讓全新的院巴得以投入服務,見證主恩夠用。
愛的點滴
院舍在籌募經費、申請購買16座院車後,要找一位合適的司機,都是艱難不過的任務。院舍院車就有個不一樣的車長。
文耀哥分享:「當年買了這部Toyota Hiace 16座小巴(孩子們稱它為「奶白旋風車」),大家都非常雀躍興奮,那時我充當短暫時間司機,接送孩子們返學、放學,這是我最享受工作的一段時間,比坐辦公室更開心。」
「記得有一次,有一位老師在放學時問一個孩子:『妳的司機到未?』,孩子說:『他不是司機,是院長啊!』在車上是我與孩子們建立關係最好不過的環境,不是高高在上的「院長」,是文耀哥,領受主恩滿滿。」
「奶白旋風車」又名 “The Hallelujah Van” ,是孩子命名的,難怪文耀哥那麽感恩,也激勵新舊同事拓展資源上,深信主的供應。
「這車也是表明慈愛的天父上帝,一次又一次活生生的證實祂的信實與供應。」
「恩典號列車」愛的傳承
文耀哥雖然因為家庭缺失兒時入住播道兒童之家,今天已兒孫滿堂。他領受上帝的愛,秉承申亞姨大愛精神,願意以順服祂的心,成為流通管子,把基督的愛和生命一代一代的傳遞,祝福過不少的孩子。
60多年前,從第一代院巴,發展到今天孩子坐「保姆車」上學,由同工在附近接送,見證著愛的傳承 |
文耀哥補充:「16座大van車身上是沒有標上「播道兒童之家」字樣的。
車身上的「」(家) 字,這「宀」部首解為有堂有室的屋,部首之下是個「住」字,意即「主」是在這屋內、一家的主,人在一旁,是刻意的造字,字典上沒有的。車在外邊行駛,很多途人都會問這“”是甚麽字,怎樣讀,這-舊「」字沿用了多年,後來才改回用通用的家字。
早期ECH中文全名是“播道會兒童之家”,後删去“會”字,與播道神學院和播道醫院名稱看齊。」
「恩典號列車」上,文耀哥走過50-90年代。回院短聚,他所憶述的,全都是感恩的事;他所展露的,全都是關懷之情,讓愛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