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經濟日報 – 放棄投行百萬年薪 全職爸爸重塑子女關係

有哪幾位男士肯放棄事業,做全職爸爸?特別是年薪逾百萬,在社會享有良好政經地位的優職?

 陳秋源毅然放棄投行百萬年薪厚職當全職爸爸,花了 1 年時間,重建與子女關係。「問他們,我去搵工好嗎?他們說不好!」終有一天子女會獨立,可讓他重新「搵工」:「我知道他們不再需要我時,我希望已經建立到良好的關係,拉長自己對他們的影響力。」(黃建輝攝)

已當全職爸爸1年多的陳秋源,本身是美資證券機構執行董事,跟任職醫生的太太育有一對分別12歲和9歲的子女。夫婦倆一直忙於工作,直到發現真正疏忽兒子,令他出現行為問題,權衡輕重後,陳秋源毅然放棄高薪厚職當全職爸爸:「我知道時間無多,當他踏入青春期,想補救也不行。」

身為金融人,陳秋源會用時間值去看事物:「我要在時間值消失前行動,即兒子13歲左右,我跟太太是溫水煮蛙,繼續下去,已經不能再影響兒子。」

由陳秋源放棄在投行高薪厚職,主力管教子女,先想到的該是他早已「賺夠」退休。46歲的他不諱言,在投資銀行工作的,總覺得「擠牛奶可以擠多久便多久」,屬難抗拒的工作:「太近錢的行業,總令人貪心……」當然,無人會覺得,該賺到哪一個數目的錢便可放手。猶幸兒子的關係,令他醒悟家庭的重要性。

衡量父親的價

兒子五年級時,因為學業問題出現不少負面情緒,直至陳秋源醒覺他開始有行為問題,終令身為父親的他從工作抽身,全心全意與兒子同行。「我跟太太的工作,可以負擔得起其中一方全職照顧子女,若二人同時做雙職父母,只為多賺一些錢罷了,根本對孩子不公平。」他開始想自己的價值,計算也相當清晰:「我是一個Value Investor,究竟陳秋源的價值在哪裏?對公司,我有價值,也不過是一粒螺絲……對家庭的貢獻,是那份人工,如果無人工,將錢變成花在小朋友身上的時間,我覺得自己的貢獻更大。」

問他可覺得兒子11歲才識想是否遲了一點,他承認:「要let go不易……不過,幾錯都好,肯做好永遠不遲。錯過甚麼?那是令他們從小養成好習慣的機會。」昔日每晚跟太太總是7時後才回家,細微如不能先建立子女做好功課才遊戲的習慣,也叫他懊惱。「你想改變他們?很難。我在家一年多,也改變不了。」

錯過的,還有孩子的細碎片段:每天帶孩子上校巴接放學,也叫大男人感動。「那真是錢買不到。他們一落校巴見到我的笑容,不斷講瑣碎事,那是無價寶,是幾百萬也買不到……以前每天6時已經回到公司,朝早見不到孩子;每晚回家7時多,他們未做功課,也只得鞭策他們做好……那不是有質素的親子時間,關係一定不好。現在?我不用開聲,只要坐着做『紙板人』已經足夠,他們已經有無形的壓力。」

恩人與飢餓

陳秋源因父母離異,5至6歲的階段曾短暫住在播道兒童之家,跟父母的親暱舉動,甚或他重視那培養習慣的家長管教,也是由兒家而來,他不認為是遺憾,反覺是好事:「易子而教,不是更好嗎?那不是一件負面的事。」當然,他亦自覺彌補童年遺憾:「整個砌圖,失去了那一塊(完整家庭),現在由自己去砌好,我很幸運。」

幼兒記憶滿載對兒家感激之情,當時照顧他的「倩姐姐」–訪問時掛在口邊是「恩人」:「離開兒家時,她知道我鍾意《叮噹》,居然訂了一年的漫畫送給我……現在年紀大了回看她的舉動,更覺得她很有heart。坦白說,當時這裏的人工一定不高,如果每位小朋友離開都送紀念品,便不得了。因為她真的不捨得小朋友,很錫小朋友!我很想找回她,跟她吃一頓飯。」在兒家的規律生活,令他獨立。離開兒家後再由爸爸的朋友「阿姑」照顧,直至17歲前遠赴澳洲跟媽媽生活。

沒有才懂爭取

全職爸爸,不代表閒賦在家,亦不需要做家務,平常花更多時間閱讀進修。「平時我外出,不揸車一定舉手搭的士……子女見多了你這些身體語言不是好事。我現在搭多了巴士,反而從這些細節,知道不是任何東西也很易得來,識知慳識儉。」這代孩子太幸福,太易有物質生活便不懂珍惜:「無,我們才懂爭取,才懂主動學習,會獨立得多。現在的孩子是沒有這種求生技能……給人欺負都是學習的機會。」

他多次強調,人要有hungry感覺才有動力做好每一件事。「無奈的是,我很難製造一個環境令他們學識獨立。生活,對他們來說太容易。」昔日孩子想去哪裏滑雪也盡量滿足,今日他會想子女「貼地」生活:「我有擔心,他們將來無現在的生活質素。」

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,是陳秋源在訪問內強調的價值,童年癲沛生活,他視為磨練。「凡事要用正面去看。以前的經驗更令我珍惜家庭、珍惜子女……沒有受傷害,對我是磨練。每事happens for a reason,更令我變成better person。」兒童之家對孩子施下的恩,那是因,令不少孩子長大後回饋,包括陳秋源,除了捐獻,他身體力行在社會貢獻,也是兒家結的果。

現在與兒子無所不談,就算不愛足球,他仍樂意聽兒子講波經,覺得是一件快樂的事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 陳秋源說:「Chains of habit are too light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heavy to be broken,建立習慣一定要從初小開始。」他後悔未有好好親自培養子女良好習慣,全職爸爸惟有更花時間、耐性慢慢去做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撰文:  羅惠儀 經濟日報記者
https://paper.hket.com/article/1551423/

分類

最新消息

ECH青年宿舍•市區中的「好歸宿」

18歲後何去何從? 要自立生活,先要「安居」! 位處黃大仙的播道兒童之家(ECH) 的青年宿舍,提供市區中的廉價過渡性居所,透過第二人生助跑服務,讓家舍青年找到人生綠洲,一個給予力量和憩息之地,得著原生家庭不能給予的家的感覺。

閱讀更多...